黛妃與女皇 繁英多國語言字幕版(台灣原版DVD) 中文片名:黛妃與女皇 英文片名:TheQueen 台灣上映日期:2007/02/02 國別:英國、法國、義大利 類型:劇情 本片獲威尼斯影展女主角、劇本獎 導演:史蒂芬佛瑞爾(裸體舞台) 編劇:彼得摩根PeterMorgan(最後的蘇格蘭王) 演員:海倫米倫HelenMirren(家變)、麥可辛MichaelSheen(決戰異世界) 發行公司:米拉麥斯(美)、甲上(台) 劇情撮要 戴安娜皇妃於車禍中喪生的消息震驚全英國的人民,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沒預期到群眾的反應會如此激烈,並與皇室成員退避到蘇格蘭行宮。對新任首相貝理雅來說,領導層對人民的安撫刻不容緩;面對情緒接近失控的群眾,他努力地重建人民對英女皇的信心... 故事簡介 1997年9月1日全球醒來,即被一場車禍嚇呆-著名的戴妃,即英國皇儲查理斯皇子的前妻戴安娜,於8月31日在巴黎撞車喪生。儘管英國皇室和戴妃家人都想低調處理,傳媒當然不會淡然了事。更重要的是,這宗意外令英國政情起了暗湧:英國人民對戴妃的愛戴,令他們感同痛失親人,出名內斂和遏抑情感的英國人缺堤,所有對保守的皇室不滿的情緒,隨著這位「人民皇妃」之死一下子爆發出來。 面對這場可大可小的政治危機,剛以壓倒性姿勢上任的年輕首相貝理雅,向英女皇提議舉行一場公開的葬禮。他充滿同情心的姿態贏得廣泛認同,報章上甚至出現「貝理雅拯救皇室」的標題。而早成為眾矢之的、被視為令戴妃抑鬱的罪人查理斯亦支持貝理雅,希望能藉此避開公眾的矛頭。但這冒犯了一向高高在上的英女皇;她完全預料不到,一位已非皇室成員的女子,會引起如此軒然大波,皇宮甚至收到謾罵的電話。 無論如何,公開葬禮已開始籌備。貝理雅進一步提議違反禮節的下半旗,但這停止不了不斷蔓延的憤怒,傳媒對皇室的批判越來越尖酸刻薄。貝理雅要求正在蘇格蘭行宮度假的英女皇返回倫敦面對群眾,英女皇卻不甘屈服,她認為民眾會一如以往,很快便淡忘此事,皇室政權又回復穩固。 不過,事情似乎不如英女皇所料。英國人民的思想已經改變,英女皇的統治手段已不合時宜。被吹捧為邱吉爾第二的貝理雅,再向英女皇提議一個計畫,從而平息民怨,解決這場政治風暴... 題材與劇本 戴安娜皇妃於1997年8月31日魂斷巴黎,而沒想到人預計得到這竟令英國皇室出現一場政治危機。事實上,自從跟查理斯皇子離婚後,戴妃的魅力不減,她的行蹤被傳媒廣泛報道,堪稱為世上最受注目的名女人之一。而她的死牽動著英國民眾的情緒,英國人藉著此事把多年來的壓抑和對政府的不滿一併發洩出來,而且好像一發不可收拾。 當然,戴妃跟埃及富商男友多迪雙雙喪生,事件疑由狗仔隊追訪引起以及戴妃死前懷有身孕等種種傳聞,令這場意外更添神秘色彩,但這並非出品人ChristineLangan和AndyHarries開拍<英女皇>的原因。他倆最近出品了史提芬費雅斯執導、彼得摩根編劇、談論貝理雅、白高敦和新工黨的電視劇<TheDeal>。<TheDeal>的成功令他們希望跟史提芬費雅斯和彼得摩根合作。而今次<英女皇>的焦點,將放在守舊的傳統英國皇室,與作風新派、注重親民形象的首相貝理雅之間的衝突。 Langan說:「Andy、彼得和我打算拍一齣關於大不列顛政權的電影,英國皇室和他們處理戴妃之死的手法,這明顯是個很好的題材。戴安娜在生時一直是英國皇室壓力的來源,而她的逝世亦成為英國皇室過去五十年來遇到最大的挑戰。」對Harries而言,重點則放在英女皇和皇室成員如何反應戴妃之死。他說:「叫我著迷的是...一位年輕皇妃怎樣挑戰日漸僵化的皇室。戴安娜擁有一股超凡的魅力,我很記得她剛逝世的那一星期,那氣氛古怪至極點-皇室似乎束手無策,不知道應怎樣反應。然後他們才開始悼念她,到底當中有幾多真情,幾多假義?」 對編劇彼得摩根來說,他的職責是盡量貼近現實。他說:「英女皇為保護威廉和亨利兩位皇子,於是撤走皇宮內所有電視和收音機,懵然不知宮外群情洶湧。在戴妃遇難至舉行葬禮之間的一星期,英國上下瀰漫著一股強烈的反皇室情緒,傳媒更在火上加油。」 寫實管寫實,一齣電影必需要震撼觀眾的戲劇張力。「故事吸引人之處,其實是背後發生的事情。」Langan說:「當時新政府內閣剛組成,選民和政客的期望甚高,然而花了數月首相貝理雅仍未有漂亮的姿勢。」但突然之間,威爾斯皇妃意外身亡,貝理雅找到了落地點。「<英女皇>的其中一個核心,是首相與女皇的關係。世襲皇朝君權與自由選舉力量對比下,發展成一個關於政制、領導層、女皇與首相權力如何平衡的故事。」Harries說:「一邊廂,皇室成員躲到蘇格蘭避世;另一邊廂,年輕、有魄力的貝理雅對民情迅速反應。可以說是貝理雅逼皇室面對群眾和傳媒的聲音,而這舉動某程度上拯救了皇室的未來。」導演史提芬費雅斯表示,<英女皇>是關於新舊世界的衝突。「這套戲談論的是『傳統』,一種同時是英國的強處和弱點的思